作者:-- 發(fā)布于:2023/9/25 16:01:09 點擊次數:6645次
導讀
“2+3”健康服務包中“2”指的是高血壓、糖尿病;“3”指的是結核病、肝炎、嚴重精神障礙。這5種疾病在海南省相對來說,發(fā)病率是比較高的,并嚴重影響海南居民健康水平、疾病負擔和人均預期壽命。為了緩解減少老百姓的病痛和經濟負擔,2022年年初,海南省就啟動了全省“2+3”健康服務包試點工作,通過實施“2+3”健康服務包,強化“2+3”疾病綜合防治體系能力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,形成獨特的“海南模式”。海南省衛(wèi)健委及相關部門努力消除“2+3”疾病對海南省居民健康危害,推動“2+3”疾病整體防治成效盡快實現全國領先,助力在“十四五”末全省人均預期壽命能達到81歲的目標。
5種疾病科普之“結核病”
1 什么是結核病?
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。結核菌可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,但主要侵犯肺臟,成為肺結核病,也是結核病傳播的主要來源
.jpg)
2 肺結核有哪些癥狀?
肺結核患者在病變進展快、范圍廣、炎癥反應強烈時,常有全身癥狀。主要表現為:
①全身不適、疲乏,食欲減退、低燒,盜汗、婦女月經不調,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。
②除全身癥狀外,由肺部損害引起的呼吸系統(tǒng)癥狀主要有咳嗽、咳痰,約1/3的患者有咯血。
③胸痛常與病變涉及胸膜有關,呼吸困難常在病變廣泛或伴有胸腔積液、自發(fā)性氣胸等情況時出現。
④肺結核患者呈慢性低熱,體溫不穩(wěn)定,一晝夜體溫波動在1℃以上。長期午后低熱,次日凌晨前退熱,稱為“潮熱”。咳嗽、咳痰兩周以上,或痰中帶血稱之謂“肺結核可疑癥狀”。
.jpg)
3 肺結核是怎么傳播的?
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。肺結核患者咳嗽、咳痰、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,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,健康人吸入這些飛沫后,就有可能受到感染。如果房間通風不好,又沒有防護措施,很容易引起結核菌感染
.jpg)
4 如何預防肺結核?
預防結核病傳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時發(fā)現并治愈傳染性肺結核病人。
①如果發(fā)現有連續(xù)咳嗽、咯痰超過兩個星期的人,應立即動員他去結核病防治專業(yè)機構檢查,并按醫(yī)生要求正規(guī)治療;
②對與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相關檢查;
③對已經感染結核菌的人群,應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,預防結核病的發(fā)生;
④做好人口密集場所的通風和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工作,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,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;
⑤為新生兒及時接種卡介苗,卡介苗主要對兒童期的結核性腦膜炎、粟粒型肺結核有較好的預防作用。
.jpg)
5 得了結核病,生活起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
①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避免傳染他人肺結核患者有痰時,一定要吐出來,不要下咽。不要隨地吐痰,應把痰吐于紙中包好后焚燒,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。大聲說話、咳嗽或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,不要對著他人。傳染期內盡量少去公共場所,去時應佩戴口罩。最好有單獨的臥室,光線要充足,應經常開窗通風。大部分兒童肺結核是由家庭成員傳染的,因此要特別注意保護兒童。
②戒煙禁酒肺結核患者應戒煙。吸煙會加重咳嗽、咳痰、咯血等癥狀,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。肺結核患者應禁酒。因為抗結核藥物大部分經肝臟代謝,并且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,飲酒會加重肝臟的負擔。酒還能擴張血管,有引起咯血的可能。
③注意休息,加強營養(yǎng),適當鍛煉,避免重體力勞動。應加強營養(yǎng),多吃高蛋白食物,以及綠葉蔬菜、水果和雜糧等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。
.jpg)